讓沃昌合金告訴您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哪幾點?
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有:密度、比重、熔點、導熱性、熱膨脹性、磁性和耐磨性等。密度是物體單位體積內所具有的質量。它的單位是 千克/立方米,常用金屬材料的密度大致如下:鑄鋼為7。8X1000千克每立方米,灰鑄鐵為7。2X1000千克每立方米,碳鋼為7。85X1000千克每立方米,銅為8。9X1000千克每立方米,黃銅為8。85X1000千克每立方米,鋁為2。7X1000千克每立方米。 比重是物體的重量與它的體積之比。它的單位是牛頓每立方米,即N/立方米。各種材料都有固定的比重,在相同體積下,比重愈大的金屬材料,其重量也愈大。在航空制造、宇航、人造衛星等設計制造中,以及某些高速轉動的部件,都要求盡可能減輕自重。這樣就要選用比重小、強度高的材料,如鋁合金、鈦合金等。 金屬材料在緩慢加熱的條件下,由固態開始熔化為液態時的溫度,叫該金屬的熔點,單位為攝氏度(℃)。工業上常用的金屬中,錫的熔點最低,為231。9℃。而鎢的熔點最高,為3410℃。但大多數合金材料在熔化時,一般情況下,其熔化過程是在一個溫度范圍內進行的,即它們沒有一個固定的熔點。 掌握各種金屬材料和合金的熔點,對于鑄造、焊接、鍍錫以及配制合金等方面都很重要。例如,熔點低的金屬或合金,可以用來制造焊錫、保險絲、鉛字等。熔點高的金屬材料可以用來制造鍋爐高溫部件、汽輪機葉片、電熱絲等耐熱零件。 導熱性是指金屬材料傳導熱量的能力。一般用導熱系數來表示金屬材料導熱性能的優劣。導熱系數又稱熱導率。金屬的導熱性愈差,其加熱或冷卻時,部件表面和內部的溫度差就愈大,由此產生的內應力就愈大,就愈易發生裂紋。一般來說,導電性好的材料,其導熱性也好。銀的導熱性最好,其次是銅和鋁。 金屬材料傳導電流的能力叫材料的導電性。衡量金屬材料導電能力的指標是電導率。電導率愈大,其導電性能就愈好。導電性以銀最好,其次是銅和鋁。金屬材料的導電性還與溫度有關。合金的導電性一般比純金屬差。當材料的橫截面積及其他條件相同時,金屬的導電性愈好,則電流通過時產生的熱量就愈小,因而在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失就較小。電氣工程上廣泛采用純銅或純鋁作為導體。另一方面,金屬材料的導電性愈差,則電阻愈大,電流通過時所產生的熱量就愈大。利用這一特點,高電阻的金屬材料常用來制造電熱元件,如電阻絲、電阻帶等。最常用的金屬電熱材料有鉻鎳合金、鐵 鉻鋁合金等。 金屬材料在加熱時體積增大的一種性能叫做熱膨脹性。一般用線膨脹系數來表示金屬材料熱膨脹性的大小。在生產實踐中,必須考慮金屬材料熱膨脹性所產生的影響。例如,汽輪機轉子與靜子之間要留有足夠的間隙,以防止機組啟動加熱時,因其膨脹的差異,產生轉子與靜子磨損壞事故。緊固件則要求與被緊固部件的線膨脹系數相近。精密儀器的零件就要求采用線膨脹系 數小的材料來制造。在異種材料焊接時,也要考慮它們的線膨脹系數是否相近,否則會因為熱膨脹而使零件變形或損壞。金屬被磁化或被磁力吸引的性能稱為磁性。根據這種性能的不同,通常將金屬材料分為鐵磁材料、順磁材料和逆磁材料三種。鐵磁材料有鐵、鈷、鎳等,它們在外磁場中能強烈被磁化。順磁材料有錳、鉻、鎢、鉬等,它們在外加磁場中只是微弱地被磁化。逆磁材料有銅、錫、鉛、鋅等,它們能抗拒或削弱外加磁場對材料本身的磁化作用。鐵磁性材料是制造電機、電器中不可缺少的材料,如變壓器、電機及測量儀表的鐵芯是用硅鋼片、工業純鐵制造的。 金屬抵抗磨損的性能稱為耐磨性,它可以用磨損量來表示。磨損量愈小,耐磨性愈高。磨損量可以用試樣表層的磨損厚度衡量,也可以根據試樣體積或重量的減少來衡量。火電廠中,風機葉片、磨煤機在工作過程中都會受到磨損。汽輪機最后幾級葉片,由于受到水滴的沖擊,也會產生機械磨損作用。水電站的水輪機渦輪,受水流及泥沙的沖刷也會產生磨損。 更多資訊詳細請登錄東莞低熔點合金:www.5uziyuan.com